你的位置:配资炒股中心_配资炒股利息_股票放大杠杆 > 股票放大杠杆 >
融资炒股的费用 上证报-上财《金融实务专题讲座》第三讲:深入探讨做强保险业的功能和意义
发布日期:2025-03-23 23:20 点击次数:77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3月11日,由上海证券报与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新闻系联合主办的《金融实务专题讲座》第三讲如期开讲。本期课程围绕“保险行业专题”,特邀新华保险(601336)浙分营业部经理潘素梅担任主讲嘉宾,为上财新闻专硕师生深度剖析保险行业现状与保险业职业发展。
据悉,潘素梅深耕保险销售业务近13年,曾多次获得IDA国际龙奖等行业知名奖项或认证,对于保险销售业务、客户需求挖掘、保险职业规划等具有丰富经验与深刻感悟。课程主理人、上证投教中心主任、上证投资家主编张勇军、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新闻系主任王学成教授作开场介绍并出席本次课堂。
潘素梅结合自身十余年从业经验,以全球保险业起源为引,回溯中国保险业独特的发展路径,并系统梳理保险业的历史脉络、政策趋势与市场潜力。她表示,中国保险业自改革开放后逐步复苏,近年来伴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速扩容,推动保险业从“大国市场”迈向“强国生态”。当前中国保险业资产仅占我国金融总资产的7%,远低于国际平均的20%左右,这意味着保险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创新空间。
潘素梅带领同学们从需求端角度详细探讨保险行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她表示,一方面保险的多品类化使得它能够满足家庭全周期的保险需求,另一方面随着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深,养老需求会成为推动保险创新发展的一大动力。此外,随着高净值客户对于资产安全与保值的关注度愈发提高,保险正逐渐成为开展家庭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
互动环节中,就同学们关心的“社保与商业保险的区别以及如何选择”这一问题,潘素梅以重疾险为例,解析单次赔付与多次赔付的设计逻辑,强调“保险配置需结合家庭结构、收入阶段和健康风险,动态调整才能实现最优覆盖”。
对于保险行业人才需求和岗位架构的变化,潘素梅表示,精算师、合规风控、数字化运营等岗位需求依旧旺盛,人才的跨学科能力是核心竞争力之一。她鼓励学生关注行业趋势,“智能化正在重塑保险服务链条,但‘以人为本’的专业服务永远不会被替代”。
就同学提出的“依赖亲友拓展客源难以长期维持,保险销售如何打破圈层限制”这一问题,潘素梅分享道,“保险的本质是信任而非推销,从业者需以专业能力和利他理念赢得客户。例如通过社群知识分享、个性化方案定制等,有利于了解和解决客户痛点,从而逐步建立长期关系”。
最后,张勇军总结道:“保险是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工具。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和居民财富增长,保险行业正从‘风险补偿’向‘全生命周期服务’转型。希望通过这门课程,同学们不仅能理解保险的底层逻辑,更能洞察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深远意义。”
上海证券报早在2000年就创办了股民学校,近年来专门成立了上证投资者教育中心与上证投资家互联网投教基地,并与多所高校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2022年7月,上海证券报社与上海财经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新闻专硕联合培养开展深度合作。本次《金融实务课程》是双方联合开展新闻专业硕士培养计划的具体举措,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各类金融机构业务架构,掌握实际操作流程,提高金融实务能力,形成对我国资本市场宏观概况的基本认知与感悟融资炒股的费用,培育具有新闻业务能力且掌握经济学知识的复合型全媒体人才。